支援措施

共同參與

本校透過「全校參與」的模式,全體教職員營造一個共融的環境,推行有效的教學策略,運用各方面的調適,照顧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再配合家長的支援及與校方的溝通,使學生能夠獲得合適的支援服務,幫助他們在學習、溝通、社交和行為等方面的發展。
學校學生支援小組訂立支援學生的目標及方法,調配人力及資源,與教育局支援主任和教育心理學家緊密聯絡,推動支援的工作,並定期檢視學生的進展。支援服務包括:

  1. 言語治療
  2. 輔導教學
  3. 功課/測考調適
  4. 拔尖班
  5. 外購服務
  6. 小一「識」別
  7. 成長的天空
  8. 全方位學生輔導服務
  9. 「大哥哥大姐姐計劃」
  10. 引入社區資源活動
  11. 校本課後學習及支援計劃
  12. 學生活動支援津貼

1. 言語治療

利用教育局的「加強言語治療津貼」外聘言語治療師,為有需要的語障學生提供到校言語治療服務。本年度的言語治療服務於9月開展,言語治療師會就個別學生的語言溝通能力作評估後如學生有需要接受言語治療服務,經家長同意後,言語治療師便會按該生的需要,安排個別或小組訓練。

以下為一些在言語治療課堂中運用到的評估工具及訓練教材:


除了為有需要學生進行個別及小組訓練之外,言語治療師亦為學校安排以下活動,例如:召開個案會議、舉辦學生講座、家長講座或家長工作坊、家長面談或電話諮商、教師諮商等。


  • 言語治療服務的全年目標:
    1. 及早識別、轉介和支援校內語障學生,並為他們提供適切的個別治療及小組治療;
    2. 加深老師對有言語障礙學生的認識及掌握課堂支援技巧,把言語治療策略轉化為教學元素;
    3. 加深家長認識語障問題和語言訓練方法,協助他們掌握和提升子女的語言技巧。家長若想了解更多有關言語治療服務的詳情,可點擊以下的連結以獲取更多的資料:

2. 輔導教學

(一) 協作教學模式

在一至四年級的部份班別中,經家長同意後,校方安排一位教學助理入班與科任老師進行協作教學,讓有學習困難之學童獲得適切的照顧及學習支援。

(二) 課間抽離

在二、三年級各一班採用「小班教學模式」,為中文科有明顯學習困難之學生,通過優化課堂教學策略及「課程及功課調適」,提供保底學習支援,讓他們獲得適切的輔導,提升學生學習中文的信心和興趣。

(三) 課後抽離

針對小四至小六在數學有明顯學習困難之學生,安排他們於課後以「小班教學模式」提供保底支援服務,以鞏固他們的數學根基、運算技巧和數學概念,提升學生於正規課堂中學習數學的信心和興趣。

3. 課程及功課/評估調適

(一) 課程及功課調適

對於部份有的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經家長同意後,本校會按個別的學生的學習能力和需要,在同一課程架構下,於部份科目調整學習內容和方法,以提升他們的學習動機,建立學習自信心。

(二) 評估調適

已經由專業人員評估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經家長同意後,本校會根據指引,為他們安排校內測驗及考試調適。

4. 拔尖班

(一) 課後拔尖

經家長同意後,以抽離方式在正規課堂以外進行專門性課程(例如中文、英文及數學科),讓在特定範疇有較突出表現的學生接受有系統的訓練。有關拔尖班資料,可參考本校網頁內之「資優教育」一欄。

(二) 提供參考資料 (網址推介)

1. 教育局-資優教育

2. 香港資優教育學苑

3.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資優計劃」

4. 香港中文大學「知優致優」計劃

5. 外購服務

為照顧學生的特殊學習需要,本校與外間機構協辦社交及專注力訓練小組,透過小組活動和遊戲,訓練學生社交技巧及專注力。另外,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科學習能力,本校也會跟校外機構協辦課後趣味及加強支援小組,以鞏固學生的學習。

6. 小一「識」別

每學年會利用教育局編製的《小一學生之學習情況量表》盡早識別有學習困難的小一學生。由專業人員進行評估後,安排學習支援服務。

7. 成長的天空

本校接受教育局津貼並聘請了專業服務機構為小四至小六學生舉辦「成長的天空計劃」活動。此計劃是一項橫跨小四至小六為期三年的「輔助課程」,以培養及提升個人自信和抗逆力,費用全免。經家長同意後,有需要的學生便可參與此項課程,內容包括一系列有益身心的小組活動、戶外訓練營和親子活動,從而協助他們訂立個人目標,讓學生能夠勇於解決困難,健康愉快地面對成長中的挑戰。


形式:迎新啟動禮、小組、營會、義工服務、戶外活動、親子日營、家長工作坊及結業嘉許禮等。

各級活動詳情如下: 四年級五年級

; 六年級

8. 全方位學生輔導服務

(一) 學生輔導

學生輔導服務是教育的一部分。為配合學生成長的需要、教育和課程的改革,本校建立一個全方位的學生輔導體系,將輔導服務與學校其他系統(例如 : 管理與組織及學與教等)結合,由本校兩位職駐校社工協助下,為學生提供全面而廣泛的輔導服務,協助學生全人發展和終身學習,而且促使他們能夠一生不斷自學、思考、探索、創新和應變,以面對成長路上的各項挑戰。

本校全方位學生輔導服務包括下列各項活動:

活動名稱

對象

1 「自理小明星小組」

小四學生

2 「升中有型人小組」

小六學生

3 「社交達人小組」

小四至小六學生

4 軒小.好精神

  • 健康星期一
  • 關愛星期四
  • 無功課日
  • 精神健康攤位活動

小一至小六學生

5 學生輔導講座

  • 小四生涯規劃體驗活動
  • 小五青春期講座
  • 生命教育講座
  • 不賭翁布偶劇場
  • 小店長大計劃
  • P5班際氣排球比賽
  • 傷健同樂做運動

小四學生

小五學生

小一及小二學生

小一學生

小五學生

小五學生

小三學生

 

(二) 教師支援

專業輔導人員為教師提供培訓及專業意見。

- 設立教師諮詢機制,支援教師處理學生問題

- 與老師進行學生個案研討會

- 為學校提供心理學或輔導專業人員,為有需要的教師提供專業意見,處理學生行為問題

- 舉辦教師培訓活動

(三) 家長教育

為家長提供不同的講座及工作坊,由機構派員舉辦親子活動。

9. 愛心大使

愛心大使的目的是加強同學支援渠道,培養同學互相幫助,彼此關懷的精神,協助同學適時校園生活,以積極態度面對困難,強化解決問題的能力,營造一個和諧的學習氣氛,創造愉快的成長經驗。

愛心大使人數:29人
對象:五至六年級

工作範圍:

課室服務生

於早上(7:45 – 8:15a.m.)班主任課時,協助低小同學交功課及幫助老師處理班務。

特別行動組

於第一小息(10:00 – 10:20a.m.)到操場及禮堂擺放跳繩區、呼拉圈區的用品。活動進行期間要維持該區秩序,小息完結時把所有物品放回體育室。

教員室服務生

於早會前及小息在教員室門外當值,協助老師完成指派的工作,如:運送習作回教室,擺放物品等。

10. 引入社區資源活動

本校與社區及外間機構保持聯繫,並按需要和發展優次,引入如康文署、社會企業、社區組織等資源,為學生提供額外的學習支援和多元化的學習經歷。本年度本校將與不同的外間機構合作,或申請額外資源,推行下列活動計劃:

  • 賽馬會眾心行善-義工推廣校園夥伴計劃
  • 循道衛理中心「長者學苑」
  • 親子賣旗活動

- 博愛醫院

- 家福會

11. 校本課後學習及支援計劃

教育局由 2005/06 學年起實施「校本課後學習及支援計劃」,以支援那些來自領取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的家庭及領取學生資助計劃 「全額津貼」的小一至中六學生,幫助他們全人發展及個人成長。詳情可參閱本校之校本課後學習及支援計劃

12. 學生活動支援津貼

教育局於2019/20學年起,每年均會撥款資助有需要的學生參與學校舉辦的全方位學習活動

Top